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4月 11, 2021的文章

04/17 牧人青草地-一個人不能事奉兩個主

一個人不能事奉兩個主;不是惡這個、愛那個,就是重這個、輕那個。你們不能又事奉神,又事奉瑪門。馬太福音6:24 【經文閱讀】 https://www2.bible.com/zh-TW/bible/46/MAT.6.CUNP 【影片連結】 https://youtu.be/VRzaX2RO780 【經文分享】 弟兄姊妹平安,在今天牧人青草地跟大家分享一個題目「一個人不能事奉兩個主」,聽到題目,大家就知道是要講馬太福音第6章24節,一個人不能事奉兩個主,我們不能事奉神又事奉瑪門,那我們都很不服氣的說,我哪有事奉瑪門啊?不論怎樣愛主,你都需要賺錢,其實沒有錯,包括牧師也要領薪水,所以並不是說只要一跟錢沾上關係就是在事奉瑪門,關鍵是,你是被錢引導、挾制,還是你在使用錢成為很多人的祝福? 這關鍵是什麼呢?我們在生命裡面有兩種對照,一種是先求祂的國和祂的義,這是後面33節所說的,一個就是今天一開始所說的,不要事奉瑪門,這個不要事奉瑪門,其實關鍵點是憂慮,如果我們的生命充滿了憂慮,其實一樣的,錢帶給我們的是痛苦和壓力,如果你不進入到憂慮的層次裡面,那些錢對你來講就是真的分享裡面的喜樂,還有你四周圍都會因此而喜樂,如果你四周圍因此而喜樂的話,其實你不是被錢挾制,你是在使用錢成為美好的變化,四周圍都因為你願意分享,所以這是生命的一個智慧,在這關鍵裡面你怎麼去釐清呢? 首先神告訴我們說:一、你不要憂慮,關鍵第一個是,你為生命在憂慮吃什麼、穿什麼,這點就很容易解釋,因為聖經用兩個比喻,一個是飛鳥、一個是百合花,你看他們都沒有在憂慮,但神為他們預備的都是最美好的,這一點我們就能夠很快來解釋過去,因為後面的清楚,包括前面這裡也會清楚,這是第一點,吃什麼、穿什麼,如果你不是天天都在為這個煩惱的話,其實你很快就快樂了。 第二點:榮華,神又另外用一個例子來解釋這個你不要憂慮,用什麼呢?所羅門,其實世界最豐富、最榮華的沒有一個比所羅門更豐富,但是他得著一切又怎樣,他照樣生命裡面的憂慮,甚至他憂慮裡面最後快要發狂了,拿起槍來就要殺耶羅波安,我們看所羅門在極榮華的時候,他照樣會被綑綁,我們今天到底所求的是什麼? 在生命裡面還有一個第三點,不但是榮華,還有一點就是明天,明天這個東西是一個很大的威脅,也就是說今天你豐豐富富的,但是不管你怎麼豐富,你還是會憂慮明天,我們到底在憂慮什麼?吃穿已經讓我們憂慮了,讓我...

04/16 進入神國的障礙|馬可福音10

我實在告訴你們,凡要承受神國的,若不像小孩子,斷不能進去。馬可福音10:15 【經文閱讀】 https://www.bible.com/bible/46/MRK.10.CUNP 【影片連結】 https://youtu.be/IUmkSamPvNY 【經文分享】 我們今天的靈修進度是在馬可福音第十章,這裡門徒和耶穌談論到三個主題,分別是婚姻、財富和權柄,這三個主題也可以讓我們思想,哪些事會攔阻我們進入神的國。 從第十章的經文一開始,我們看到法利賽人這群律法的權威,他們來試探耶穌,問一個問題,人可不可以休妻?摩西律法告訴他們寫休書就可以休妻,耶穌是如何的回應呢?耶穌說摩西是因為你們心剛硬所以許可你們休妻,但神起初的創造並不是這樣,神說人要離開父母,二人要成為一體,神配合的,人不可分開,因此休妻就是犯姦淫。是的,人的學識若動機不良就會攔阻人回到神的面前,而神卻帶我們回到神創造我們的起點,讓我們重新思想人跟人之間的關係,以及人與神的關係。 第二個是財富的問題,有一個有錢少年的官來到耶穌的面前,跪下來很謙卑的問耶穌說:「良善的夫子,我當做什麼事才可以承受永生?」,他看似謙卑慕道,看似遵守了所有摩西律法的十誡,但耶穌説你還少了一件,耶穌愛他、呼召他説,你要去變賣所有的賙濟窮人,你還要來跟從我,但這個人聽了之後就憂憂愁愁的走了,因為他的財寶很多。耶穌對門徒說:「有錢財的人進神的國,比駱駝穿過針的眼還難啊!」。在耶穌看來,財富往往是人得救和作主門徒的絆腳石,人的財寶也常常抓住人的心,攔阻人回到神的面前,而基督徒真正的富足,是表現在他的甘願捨己及跟從耶穌的信心和愛心上。 第三個問題是人若專注在權位或權柄上,就會攔阻人進入神的國。雅各和約翰兩個兄弟來到耶穌面前請求耶穌說:「賜我們在你的榮耀裡,一個坐在你的右邊,一個坐在你的左邊。」,耶穌說:「你們不知道所求的是什麼。我所喝的杯,你們能喝嗎?我所受的洗,你們能受嗎?」,其他門徒聽見,就惱怒雅各、約翰兩個兄弟;當下耶穌也對門徒說,在地上做君王和首領是為大的,但你們當中最大的是僕人;這如同耶穌捨命做多人的贖價,人真正的偉大並不是表現在個人所擁有的地位、權利或成就,而是表現在個人真誠渴望服事神和服事人的心態上。 今天的經文讓我們再次省思自己的生命內容,有什麼事會攔阻我們回到神的面前呢?耶穌說:「凡要承受神國的,若不像小孩子,斷不能進去」,也讓...

04/15 我信,故我在|馬可福音9

耶穌對他說:「你若能信,在信的人,凡事都能。」馬可福音9:23 【經文閱讀】 https://www.bible.com/bible/46/MRK.9.CUNP 【影片連結】 https://youtu.be/USGxWXmJrvc 【經文分享】 馬可福音第九章,一開始就記載,耶穌從12門徒中,特別選了三位門徒與祂一起上山,讓他們特別看見耶穌在山上變相榮耀的景像,甚至還看見摩西、以利亞與耶穌一同談話-這特別的挑選、特別的景像、特別的榮耀,在門徒心中特別的美好!這特別可能讓門徒以為屬靈生命似乎在高峰,然而,這上山特別的榮耀,卻勝不過下山的黑暗勢力。 在第六章,門徒早己從耶穌那裡領受了趕鬼的權柄,也曾因耶穌的名制伏許多鬼和醫治人,下山後,門徒們遇到一位可憐的父親,為了兒子被鬼附受苦,父親求助於門徒,然而門徒卻不能勝過黑暗的勢力,為什麼不能呢?從耶穌的嘆息中,知道一件事:「能不能」與「信不信」有直接關係,但處於屬靈高峰的門徒怎麼可能會有「不信的問題呢?」事後耶穌回門徒說:「非用禱告,這一類的鬼總不能出來」顯然門徒沒有禱告,而在耶穌看來,沒禱告就等於不相信,禱告是表明相信的態度,宣稱趕鬼的權柄由神而來,不是理所當然的應有的現象,更不是出自於門徒自己的能力。屬靈高峰的經驗,固然美好,但可能也使我們迷失在這美好裡面,忘記能力出自於神,甚至使我們無法在爭戰中得勝。 爭戰得勝在於「相信」,而在這現場的宗教領袖、門徒、圍觀的百姓、被鬼附之人,還有他的父親,誰才是信的人呢?重回父親這個角色,他見求助無門,便轉向求耶穌:「你若能做甚麼,求你憐憫我們,幫助我們。」他期待耶穌「能」做些什麼,耶穌告訴父親「能不能」是在於「信不信」,在信的人,凡事都能。 父親立時喊叫說:「我信,求主幫助我的不信」他承認他的信,也求主幫助信不足的部份,他抓住了應該信靠、投靠的對象-耶穌,神蹟發生了,鬼被趕出去了,印證耶穌所說的「在信的人,凡事都能。」  今天的經文,看見兩種對於「相信」的回應,門徒雖看見上山的榮耀,下山卻勝不過黑暗的權勢,而這受苦的父親,知道自己的信心不足,卻抓住了能使信心加添的主,求主幫助我們,不論生命何種境遇,不論當下信心如何,我們都願意來到那位發憐憫與慈愛的神說「主啊,我信,而我信不足的部份,願祢加添」。 我們一起禱告:親愛的天父,我們感謝祢,求祢幫助我們,不論處於何種境遇,都要記得...

04/14 捨己得永恆的生命|馬可福音8

若有人要跟從我,就當捨己,背起他的十字架來跟從我。馬可福音8:34 【經文閱讀】 https://www.bible.com/bible/46/MRK.8.CUNP 【影片連結】 https://youtu.be/RUiXlzuoIZw 【經文分享】 今天進度是馬可褔音第八章。馬可福音從第一章14節開始記載耶穌在加利利傳福音的事工,也是耶穌帶著門徒的服事與訓練,直到第八章26節告一個段落。27節開始就是耶穌往耶路撒冷的路。在加利利的事工結束後,耶穌想要知道跟隨他傳福音三年之久的門徒到底認識他多少。因為再來的路是要往耶路撒冷去受難的「苦路」,如果門徒對耶穌的身份不認識,怎能與耶穌同負「苦難」的軛?作為耶穌的門徒是日夜與耶穌在一起的,不能只靠別人述說的耶穌來認知,門徒需要對耶穌有真的認識才行,否則就不能算是門徒了。這就像我們今天的基督徒,絕對不能經由非基督徒來認識耶穌,而是應該我們每一位神的兒女需要認清耶穌的救恩,才能將這樣的救恩與非基督徒分享。在經文29節即使彼得說耶穌是基督,但並不表示他真的清楚「基督」的角色,在第33節耶穌斥責彼得是撒但可看出來,彼得所認識的基督,和耶穌真正的身份並不相符。耶穌是受苦的僕人,而不是猶太人長久以來在期盼的一位宗教領袖。因此 耶穌才禁止門徒把衪的身份公開告訴別人。 耶穌在加利利的工作結束後,決定走向耶路撒冷的時候,就已經知道會遭害,但仍然他順服神的心意前往。聖經裡面記載著:若有人要跟從我,就當捨己,背起他的十字架來跟從我。背起自己的十字架來跟從神,實際上背十字架的過程是痛苦的,在約翰福音十二章,耶穌說:「一粒麥子不落在地裡,死了,仍舊是一粒;如果死了,就結出許多子粒來。那愛惜自己生命,要喪失生命;願意犧牲自己在這世上生命的,反而保存這生命到永生。」在聖經裡我們看到耶穌所強調的都是與永恆生命有關,我們每天的生活中是否按著所領受豐富的恩典而積財寶在天上,身為神兒女的我們在這未後的混亂世代中,是否看到永恆的國度呢?求主幫助我們真認識耶穌,衪是上帝拯救的福音,如我們願意為了耶穌作見證,願意為上帝拯救的信息奉獻自己的時候,在人看來已經死了,在上帝的拯救中卻是生命的擴張,能夠得到永恆的生命。 我們一起來禱告:親愛的耶穌,謝謝祢犧牲的愛使我們可以有永生的盼望,有機會可以通往神國的道路,求主幫助我們學習祢的樣式,為耶穌做見證,禱告奉耶穌的名祈求,阿們。...

04/13 破除遺傳,回歸真實的敬拜|馬可福音7

從外面進去的不能污穢人,惟有從裏面出來的乃能污穢人。馬可福音7:15 【經文閱讀】 https://www.bible.com/bible/46/MRK.7.CUNP 【影片連結】 https://youtu.be/y48XQYA1jqU 【經文分享】 在這一章裡提到法利賽人和文士等宗教領袖,從耶路撒冷來調查耶穌在加利利的活動。與其說是調查,不如說是藉機尋找誣陷耶穌的藉口,他們好不容易抓到耶穌的門徒中有人用沒有洗過的手吃飯,原來法利賽人和所有的猶太人都拘守古人的傳統,如果不洗手,就不吃東西,他們以條例和規則當作他們的宗教核心。對於他們的質問,耶穌沒有迴避,反而指出他們的偽善。因為「從外面進去的,不能污穢人;惟有從裡面出來的,乃能污穢人。」比起外在的污穢,從心裡發出的惡念或苟合、偷盜等行為對人的傷害更為深遠,但法利賽人和文士卻陷入極度僵化的律法與形式主義。 耶穌並以具體的例子,指出他們的虛假。摩西的誡命要人孝敬父母,但法利賽人和文士找藉口叫人不遵守這條誡命。他們說用來供養父母的已經奉獻給神,所以沒有錢來奉養父母。表面聽起來似乎很合道理,因為神比父母更為重要,但仔細推敲卻是自相矛盾。按照舊約的奉獻規矩是當納十分之一,個人還剩十分之九,因此一定有錢來供養父母。若說已奉獻給神,所以無法供養父母,豈不是硬著心強辯嗎?為此耶穌嚴厲地指責他們承接遺傳,廢了神的道;用嘴唇尊敬神,心卻遠離神。 24至30節記載耶穌前往推羅,有位屬敘利亞非尼基族的婦人欣然接受「圈外人」卑微的地位,迫切地為她的女兒得醫治來求耶穌。在猶太人的觀念中,與外邦人交往是不潔的行為,然而耶穌在此仍醫治這位外邦婦女的女兒。神為世人所預備的恩典何等豐富,舊約所應許的:萬民都必因亞伯拉罕的後裔蒙福,在此已先行預告。雖然猶太人在承受福音上有優先權,但諷刺的是他們中間的大多數,竟將福音視為絆腳石;而這位外邦婦人,她真確的信心與熱忱,卻讓她拾得猶太人棄絕在地上的天糧。 31至37節記載耶穌醫好又聾又啞的人,耶穌默默地用指頭探他的耳朵,吐唾沫抹他的舌頭,望著天,長長地歎了一口氣,然後對他說:「以法大!」意思是「開了吧」,耶穌的舉止貼近這個聾啞之人所能明白的方式,雖然他是暗暗地行此神蹟,並囑咐他們不要告訴人,但他們卻越發傳揚,聽到的眾人分外希奇,說:他所作的一切事都好極了。 我們的信仰生活中是否也受到一些遺傳規條的影響,使我們陷...

04/12 憑眼見與憑信心│馬可福音6

到了安息日,他在會堂裡教訓人。眾人聽見,就甚希奇,說:「這人從哪裡有這些事呢?所賜給他的是甚麼智慧?他手所做的是何等的異能呢?可6:2 【經文閱讀】 https://www2.bible.com/zh-TW/bible/46/MRK.6.CUNP 【影片連結】 https://youtu.be/sYthKe6Ejx4 【經文分享】 今天要與大家分享的是馬可福音第六章中的故事及它帶給我們的反思!「憑眼見與憑信心」。當耶穌回到自己的家鄉時,鄉親父老已經有耳聞他在別處所行的一切事,但他們卻不相信,他們竟然說:「他這一切的智慧和所行的這些神蹟的能力,是從哪裏來的呢?」然後就嘲笑說:「他不過是個木匠,是馬利亞的兒子,是雅各、約瑟、猶大和西門的兄弟,他的姐妹也住在我們當中。」父老們對此人物感到反感,因此也就談不到「相信他」了!,因著他們的不信,耶穌也無法在當中行更多的神蹟了。他們只在乎,他們所看見、聽見的,在他們的討論中,耶穌是個再普通不過的一位木匠,對當時他們而言,這一些家庭背景和關係都表示了父老們對耶穌的熟悉。然而,這一類表面上的熟悉並不意味他們對耶穌有真正的認識。父老們也就因此而厭棄他或是因他而跌倒。想不到耶穌竟然成為他們的絆腳石。面對這樣的厭棄,確實帶給耶穌很大的感嘆說:除了本地親屬本家之外,沒有不被人尊敬的。說他是那麼有智慧、他有多大的能力及所講的信息有多棒,他們也無法接受。他們讓偏見蒙住了雙眼,以致於看不見真理、看不見耶穌的真正身份。 在生活中,我們也很容易落入在這樣的狀態下,只相信我們的觀念及所知道,但這樣卻會讓我們失去很多的祝福。我們是否願意學習放下自己的想法,單單憑著信心被  神所使用呢?單單相信神所教導的而去做? 在這段經文另外一處講到耶穌差遣十二位門徒,兩個兩個一起出去傳福音,強化兩個人是個團隊,是彼此鼓勵、打氣、守望的,不是單打獨鬥的。耶穌也賜他們權柄可以驅趕邪靈。耶穌也吩附他們除了手杖之外,不要再多帶別的東西,不用帶食物、行囊、帶錢。這對門徒而言,知道他們力量的來源是來自於神,當他們要憑著信心跨出每一步時,他們都在用生命去經歷神所為他們預備的神蹟奇事。當我們口口聲聲說相信、信靠神,但常會被環境、事件所擊垮,看見的只是難處多大,而忘了心中的  神比一切都大!求 神幫助我們,我們在生活中每一天都要警惕自己,不要看見困境、壓力多大,而是要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