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11月 8, 2020的文章

11/14 牧人青草地-有道路才有真正的勇氣

末底改託人回覆以斯帖說:「你莫想在王宮裏強過一切猶大人,得免這禍。此時你若閉口不言,猶大人必從別處得解脫,蒙拯救;你和你父家必致滅亡。焉知你得了王后的位分不是為現今的機會嗎?」以斯帖記4:13-14 【經文閱讀】 https://www.bible.com/bible/46/EST.3.CUNP 【影片連結】 https://youtu.be/sNPBbEhSABk 【經文分享】 弟兄姊妹平安,在今天牧人青草地的單元跟大家分享「有道路才有真正的勇氣」,其實要跟大家分別什麼叫血氣之勇、什麼叫做太過於急躁。弟兄姊妹,有道路才有勇氣,今天我們從以斯帖的故事來跟大家分享,一定是國家有難、民族有難、或者是你家庭、或者你四周圍有困難或者是危險的時候,而且是針對我們的信仰,那時候你敢不敢挺身而出?在我們的道路裡面,不是為了衝動,乃是今天我活著是為主而活,我四周圍要有一個景象,就是願人都尊主的名為聖。 那我們今天就要來思想,在以斯帖這個故事裡面,末底改託人告訴以斯帖說:「你莫想在皇宮裡面強過一切的猶太人,你在故事裡面,如果你為了得免這禍,然後閉口不言,那神會做一件事情,神會幫助猶太人從別處得到解脫、得到拯救,但是,你明明有機會你不說話,你和你父家必致滅亡,難道你不知道,你今天得了王后的位置,不就是為了今天的機會嗎?」神給我們生命有很多時候是在機會裡面,我們先說好了,如果,那一天摩西帶百姓要出埃及的前一個晚上,叫大家把羔羊血塗在門楣上面,如果那時候你有很多的考慮,「哎呀,這樣不行啦,如果被人家發現,到時候埃及人來罵我們怎麼辦?」、「好啦!今天先不要好了,我先看看大家怎麼做,明天如果大家都平安,那我後天再來塗這個羔羊血好了。」其實,後天就沒有機會了,所以神在告訴我們說,你得了這個機會,你明明可以保全你的家、保全你的國家、保全你的民族,但是你不肯挺身而出。為什麼神說「得免這禍」?一定那時候正在危難當中,那我們如果在生命裡面置身度外、明哲保身、這樣比較好,那其實故事就會變成你的悲劇,但是神還是有辦法解決當時的危難。 以斯帖就在這個地方回覆末底改說,「你這樣好了,招聚書珊城所有猶太人為我禁食三晝三夜,我和我的宮女也要這樣禁食」,這樣一個禱告預備心,我們就要來思想,生命裡面:一、要敢挺身而出;二、你要會自己分別出一個敬虔的態度,專心等候神。生命有時候我們會說,難道一定要捨去自己的生命嗎?一定要

11/13 能夠居住在神聖山上的人│詩篇15

耶和華啊,誰能寄居你的帳幕?誰能住在你的聖山?就是行為正直、做事公義、心裡說實話的人。詩篇15:1-2 【經文閱讀】 https://www.bible.com/bible/PSA.15.CUNP 【影片連結】 https://youtu.be/_Kzhy7MONQU 【經文分享】 今天我們要一起來讀詩篇第15篇,這是一篇談論得居聖山之人應該具備的品行的一篇詩篇。 在第一節它說耶和華阿,誰能寄居你的帳幕?誰能住在你的聖山?撒母耳記記載,在當時,大衛雖然沒有為耶和華建造聖殿,但是已經在耶路撒冷搭建一個臨時的聖所。因此,帳幕是神在地上同在的代表,誰能住耶和華的帳幕呢?意思是說,誰能夠得著上帝的同在呢?誰能夠跟上帝在一起呢?先不談這樣子的人應該具備什麼樣的資格,讓我們先問問自己,我們是否渴慕上帝的同在呢?我們是否渴望活在上帝的榮耀中呢?如果我們是一個渴望與神在一起的人,那今天這段經文就是主透過大衛的詩要寫給我們的。 而什麼樣的人能夠住在神的同在當中?第二節說到就是行為正直、做事公義,心裡說實話的人。這是一段相當特別的要求,因為當代的許多文件當中,對於這樣子的條件要求,是很少見的。為什麼神要這樣要求祂的子民呢?行為正直、做事公義、心裡說實話的人,有這樣子的特質的人表示他是一個有好行為,心中誠實的人。外在的好行為很重要,因為雅各書清楚地告訴我們:信心沒有行為是死的;保羅告訴我們:我們蒙召就應該要與蒙召的恩相稱。一個信主的人,應該在他生活的各種層面上表現出上帝的形象與榮耀來。 但是有外在的好行為就代表一個人有好的內在生活嗎?這是不一定的,因為耶穌也曾經譴責過法利賽人說:他們就像外表洗乾淨的杯子,杯子的裡面是非常地污穢骯髒的。我們是否是一個表裡如一的人呢?也許我們有敬虔的行為跟話語,但是回到家中的我們是什麼樣子呢?在別人看不到的地方,我們又是如何過我們的生活的呢?期待我們是一個行為正直、做事公義、心裡說實話的人。 第四節,他眼中藐視匪類,卻尊重那敬畏耶和華的人。這裡談的兩種人,匪類與敬畏耶和華的人。神告訴我們說要分別,上帝討厭的東西你也要討厭;上帝喜悅的東西,你要去追求。我們不是憑著自己的準則來評斷這個世上的是非善惡,而是根據上帝的喜好來決定我們的喜好。有些人會根據自己的想法來跟上帝爭論該怎麼做,可是其實我們缺乏對宇宙、對上帝的計畫,甚至是對將來要發生的事情的認知,我們的判斷是不

11/12 神在尋找人|詩篇14

你們叫困苦人的謀算變為羞辱;然而耶和華是他的避難所。但願以色列的救恩從錫安而出。耶和華救回他被擄的子民那時,雅各要快樂,以色列要歡喜。詩14:6-7 【經文閱讀】 https://www.bible.com/bible/46/PSA.14.CUNP 【影片連結】 https://youtu.be/qDRaEEsqG94 【經文分享】 今天我們的經文在詩篇14篇,詩篇不只是人向神說話,其中更蘊含了情感,不管是人對神的情感,還是神對人的情感。過去,當我還在傳統信仰當中的時候,我很難想像我跟神明之間會有親密的關係,沒有人會要求我去愛媽祖、愛關公。基督信仰的獨特之處,在於我們與神之間那份愛的關係,不只如此,詩篇14篇當中說,「耶和華從天上垂看世人,要看有明白的沒有,有尋求神的沒有。」你會不會覺得,有時候在世上孤單又落寞,連最親近的人也不了解自己,當我讀到這段經文,內心覺得暖暖的,因為他讓我感覺,我是被在乎的,神正在尋找人,裡面包括我。 但詩篇中,我們看見世人又如何呢?有一種人,聖經稱他們是「愚頑人」,因為他們心裡說:「沒有神。」他們都是邪惡,沒有一個人行善。他們不知道,他們所做的、內心所想的,都被神看見了!司布真曾經說了這樣一句話:「不要以為你看不神,神就看不到你。」當一個人相信沒有神的時候,他的行為就不可能正直,因為如果這個世界沒有一位公平、公正、公義的主,行善,是沒有意義的,因為世界只是隨機組成,死後沒有審判,個人就能任意而行。但我們從聖經中知道,並不是這樣。 「他們在那裡大大地害怕,因為神在義人的族類中。你們叫困苦人的謀算變為羞辱;然而耶和華是他的避難所。」在最後的審判來到之前,欺壓人的似乎很得意很囂張,但是神說,這些作惡的人,欺壓人的人,有一天會落入懼怕驚恐當中,因為神與義人站在一起,要為他們申冤。詩篇14篇的最後兩節,說:「你們叫困苦人的謀算變為羞辱;然而耶和華是他的避難所。但願以色列的救恩從錫安而出。耶和華救回他被擄的子民那時,雅各要快樂,以色列要歡喜。」如果你是一個信靠神的人,即使在受苦當中,我們也能有一顆坦蕩的心,因為知道神與我們站在一起。 有些弟兄姊妹會說,可是,未來的盼望似乎很遙遠,我們最清楚感覺到的是現在的痛苦,我們該怎麼辦呢?其實,現在我們就可以活在神的遮蓋底下,我們親近神,神就必親近我們,你要不要試著調整你生命的次序呢?讓神居首位,我們放大基督,而

11/11 從呼求到歌唱|詩篇13

但我倚靠你的慈愛;我的心因你的救恩快樂。我要向耶和華歌唱,因他用厚恩待我。詩篇13:5-6 【經文閱讀】 https://www.bible.com/bible/46/PSA.13.CUNP 【影片連結】 https://youtu.be/6tH9F-zJ354 【經文分享】 今天我們要來看詩篇13篇這是大衛在被掃羅王追殺,走頭無路之時向神發出的呼喊。問耶和華啊!你忘記我要到幾時呢?掩面不顧我要到幾時呢?終日愁苦要到幾時呢?仇敵升高壓制我要到幾時呢?神啊,袮難道忘記我了嗎?什麼時候袮的幫助才能臨到呢? 弟兄姐妹有過被遺忘的感受嗎?生日沒有人記得、工作沒有人紀念,孤獨失落使你常常覺得,神都沒有聽禱告,覺得神不理會我,但理智又告訴我們,神全知全能,內心掙扎不已?也許你正被感覺牽著走,其實是你看不到神而不是神看不到你,我們從大衛的詩篇來學習,神沒有回應不代表神沒有聽禱告,大衛繼續求神使他眼目光明,馬太福音6:22-23「眼目是身上的燈,你的眼睛若瞭亮,全身就光明,你的眼睛若昏花,全身就黑暗。」大衛知道是自己沒辦法看清楚神的心意,所以求神開他的眼,讓他能看見,免得自己沈睡致死,免得仇敵譏笑他。大衛求神看顧他的原因不是照自己需要求,而是求免得仇敵說:我勝了他,免得敵人在我動搖時喜樂。我們看見大衛三點對的禱告方式:一、對神不失去信心繼續的求。二、求神開他的眼讓他能看見神的心意。三、求神不要讓仇敵笑他所信的。 第5-6話鋒一轉,大衛說「但我倚靠你的慈愛,我的心因你的救恩快樂。 我要向耶和華歌唱,因他用厚恩待我。」這是何等大的信心,在還沒有看到環境改變,大衛就發出讚美的歌聲,大衛回想神曾經用厚恩待他,他把焦點轉向神,而不再自己的苦難中,就可以發出讚美的歌聲,使他持續依靠神的慈愛與救恩。 弟兄姐妹,我們奔走在天路上,常常會像大衛一樣,遇到痛苦難擔的事就發出掙扎的呼喊,但我們有沒有學習像大衛一樣,真誠的表白我們的心,從呼求到不管在任何環境都發出讚美的歌聲呢?神未曾應許天色常藍,神卻應許生活有力、行路有光亮、作工得安息、試煉得恩助。求主幫助我們在掙扎的呼喊過後,能得持續倚靠神的動力,進而生出信、望、愛的生命韌性。 讓我們一同來禱告:天父求祢親自幫助我們,能夠持續不斷向祢禱告的信心,也讓我們能有明亮的眼能夠開啟我們的心眼,好叫我們能夠更多地明白祢的心意,好叫我們真知道我們所求的不是為自己,

11/10 言語的能力|詩篇12

耶和華說:因為困苦人的冤屈和貧窮人的歎息,我現在要起來,把他安置在他所切慕的穩妥之地。詩篇12:5 【經文閱讀】 https://www.bible.com/bible/46/PSA.12.CUNP 【影片連結】 https://youtu.be/1yPeItvMIrg 【經文分享】 今天的靈修經文,到了詩篇第12篇。本章一開始作者大衛向神求助,因為人人向鄰舍說謊、嘴唇油滑、心口不一這等人發出狂語說:我們必能以舌頭得勝;我們的嘴唇是我們自己的,誰能作我們的主呢?  讀到這句話,我想跟各位說個小故事,故事背景發生在中國春秋戰國時,孔子與其弟子—子路身上,根據當年的對話記載,以白話文並順序改寫後故事是這樣說的:有一天,魯莽的子路想要挑戰他的老師孔子,就問:「夫子!若下士殺人用什麼呢?」孔子說:「用石頭。」子路又問:「若是中士殺人,用什麼兵器呢?」孔子答說:「用筆頭。」子路再問:「那上士殺人用什麼武器呢?」孔子答道:「用舌頭!」 沒有人會沒有緣由就立志做那天生的惡人,但我們這些擁有自由意志的受造之人,心裡若是沒有神,人的嘴唇只會與靈分離,不會有聖靈那說不出來的嘆息來指正提醒我們,這等人自我高漲,從舌頭所發的言語,可如利劍輕易刺穿我們與人的關係,因為大家都只會從自己的出發點來為自己著想、並且保護自己!願我們時時向神求,以神的心為心,以免因為自我所發出的言語,成為那用舌頭來殺人的人! 弟兄姊妹,不管是曾經或是現在,我們一定都曾面臨人際關係的難題,或許你也像大衛一樣正向神求助,今天的經文第五節耶和華說:「因為困苦人的冤屈和貧窮人的歎息,我現在要起來,把他安置在他所切慕的穩妥之地。」 神要把我們安置在祂所切慕的穩妥之地,這是神的應許,如何做到呢?經文第七、八節繼續說到:「耶和華啊,你必保護他們;你必保佑他們永遠脫離這世代的人。」因為下流在世人中升高,就有惡人到處遊行。 神說要使我們脫離這世代的人,其實如果將這段話細細思索,可發現我們這些擁有自由意志的人需要做一件事:那就是「脫離」,但諷刺的是,我們常常一邊求神拯救我們,卻也一邊主動去親近世界。 神要把我們放在穩妥之地,求神憐憫人這明明知道,卻不願脫離世間的自我保護、淫慾貪念,求神幫助我們每一日都能夠選擇放手,如此才能再次擁抱基督。 我們一起向神禱告:親愛的天父,求主幫助我們的小信,我們總以為能靠自己的言語來達到自己所以為可以得到的

11/09 義人的根基│詩篇11

因為耶和華是公義的,他喜愛公義;正直人必得見他的面。詩篇11:7 【經文閱讀】 https://www.bible.com/bible/PSA.11.CUNP 【影片連結】 https://youtu.be/dfZTyP2BZ3g 【經文分享】 詩篇11篇的背景,是大衛向他周圍憂慮自身安危的人做見證。這一篇詩篇提醒我們,要持守行走義路,是非常不容易,屬神的人要懂得如何不斷自我提醒,否則很容易放棄。 經文一開始就看到在患難中,旁人勸大衛: (v.1,2)。「你們怎麼對我說,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去,看哪,惡人彎弓,把箭搭在弦上,要在暗中射那心裡正直的人」走義路的困難,不只因為世界的邪惡,有時身邊的人所講的有心或無意的話,也會使人動搖。旁人可能要你遠離,逃避這世界。因為在罪惡的世界,惡人當道,要行走義路,真是多此一舉,不如遠走高飛,反正你不能作什麼。如果做好人,肯定會吃虧,何必自討苦吃?何必自命清高? 第三節,「根基若毀壞,義人還能作什麼呢」,你會被告知,你是無能為力的,你要走消極面,不要白費力氣。整個社會已經敗壞,人人都是如此,你行義又有什麼用? 四到七節中看到,在這時候,需要的是對神的信心,信心有多少取決於我們對神的認識。大衛真是我們榜樣,他就是那位面對旁人的擔心害怕,苦苦勸說,他仍是不動搖的那一位,因為,他認識耶和華,他相信他所知道的這位神,不會撇棄他們,並且有公義隨著他們!第四節,「耶和華在祂的聖殿裡,耶和華的寶座在天; 祂的慧眼察看世人」,大衛知道神在察看。我們也不要忘記我們還有一位在天上的神祂正在察看世人。社會最敗壞,環境最險惡的時候,我們千萬要記得神,仍在那裡,你我的所作所為,祂都看見。什麼時候我們忘記祂,就是我們跌倒懼怕的時候。不要向神述說暴風有多大多難,要向風暴述說我們的神有多大。這就是大衛要教我們的。那麼神為何看著不理呢?答案在第五節,因為神在試驗。「耶和華試驗義人」,神不是不理,神乃是要看人在敗壞的世界裡,是不是仍肯分別為聖,是不是仍願意走義路嗎?神不是殘忍,乃是要我們經歷試煉,好叫我們成為精金。 最後,神的公義必會彰顯。「祂要向惡人密布網羅,有烈火,硫磺,熱風,作他們杯中的分。因為耶和華是公義的,祂喜愛公義; 正直人必得見祂的面」,當我們忍耐,行完世上的路程時,必得見祂的面。人見到祂一切就明白了,一見到祂就得安慰了。我們不是顧念所見的,乃是顧念所不見